天山黄鼠

Spermophilus relictus   Kashkarov
   

  14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长205~280mm(平均240mm);尾长50~90mm(平均70mm,约为体长的35%);后足长(不连爪)38~42mm(平均40.4mm),足底裸露无毛。颅长42.5~48.6mm;基长38.9~44mm;颧宽27~31.3mm;眶间宽10~11.3mm;乳突宽21.2~24mm;鼻骨长12.4~14mm;听泡长9.3~10.6mm。左右眶后突宽约21.3mm;上齿隙长10.1~11.5mm;上颊齿列长10.9~12. 3mm。
夏毛:体背面灰褐浅黄色,无斑点;尾上面锈浅黄色(肉桂浅黄),尾远端有1相当宽的黑褐色区,最末端为黄白色。冬毛:较夏毛浅淡也较灰,往往带有浅黄色调。
颅骨宽约为长的63.8%。颅顶呈拱形,以后半部为最高。眶后突尖细。鼻骨较短,长约为颅长的28.8%,中部比后部宽,后端平直,且与前颌骨后端在同一水平线上,但远离眼眶前缘水平线。上颊齿列长略超过齿隙长。

生物学

栖息于艾属及艾属-棱狐茅草原地区,零星分布。一年活动时期3~9月。洞道构造较简单,通常仅1个洞口,其直径平均7~9cm。有1巢室。不像其他许多黄鼠那样有垂直的洞道。以蝗虫和植物为食。每胎平均5~6仔。染色体数:2n=36。

生境信息

栖息于艾属及艾属-棱狐茅草原地区,零星分布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中部、阿尔泰、伊犁谷地及喀什等地

分类讨论

本种已记载的有2亚种。在我国只有伊犁亚种S. relictus ralli Kusnezov, 1948,亦见于前苏联的夭山部分。体形略比指名亚种大些,体背面毛色较浅,呈灰黄色,背中部无褐色,波纹明显,头较灰,鼻骨部分较窄。